延伸閱讀:
摘要:
長尾理論如何應用到銷售過程中帶來更多效益,開店前期如何找到第一批用戶,用戶願意為什麼付費?
從萌生念頭開始,找貨源、定價、聯系物流、後期推廣時的商品拍攝、上架、找目標客戶、推銷、發貨、處理售後、收到第一個好評、然後也有差評……如此反復,大概就是開店的日常。
我們是如何獲得第一個訂單的呢,過程見下:
開店前期准備——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
目標要素:月營業額、月利潤目標&利潤分配
月營業額建議參考同行,或者假設根據訂單均價*125(6-8單/天)
比如目標是20000元,那按照1個月30天,則1天應收入667元。666元該怎麼分配呢?請參考利潤分配命題。
月利潤在開店初期先不要著急,打好健康的利潤分配基礎,扎實後擴張銷售規模後再關注盈余。
參考二八理論的延伸,比tb時代完全依賴爆款更好地服務客戶:2%的大熱門商品帶來50%的收入和33%的利潤,8%的熱門商品帶來25%的 收入和33%的利潤,90%的長尾商品帶來25%的收入和33%的利潤 」
有了理論基礎,列出店裡現有商品利潤,根據利潤分配原則進行
接前文目標是20000元,設a,b,c三種商品的銷量為x,y,z,則40x+60y+100z=20000,16x=48y=78z,則x=256,y=84,z=50
開店第一步——找到目標客戶
目標要素:客戶來源和各個來源的成本及流量
客戶來源:自己的微信社群、朋友圈廣告、微博廣告、大號、垂直社區等,分析自己的客戶的性別、地域、年齡層、文化程度、活躍時間
比如食品類,建議朋友圈廣告、熟人推廣、大號;母嬰類建議朋友圈廣告、母嬰社區寶寶樹、社群、大號等
獲客成本控制及流量,前期投放(500粉絲以前),可不同渠道做多個投放計劃,得出最優方案(參考客戶質量值),後期建議縮小範圍,在有效渠道做拉新
開店第二步——活躍用戶產生黏性
目標要素:訂單數=流量*轉化率
1)流量依賴熱門商品和活動
爆款商品能讓進來的流量作停留,爆款需要有以下幾個特征:價格低、評價好、品質適中,爆款通常與秒殺策略組合做轉化;
游戲也是比較好的工具,但其後續轉化表現較秒殺商品稍差
2)轉化率如何提升,吸引粉絲成為推廣員,通過合理的商品佣金分配,一起幫你賣產品。
關鍵字: 微信分銷 多人拼團 微砍價 微眾籌
店鋪的平均轉化率後台可查看。轉化率不高往往有幾方面原因:價格和品質和服務,新商戶在積攢人氣擴大受眾面時,考慮讓利降低客戶的購買門檻
開店第三步——頻繁互動發生交易
目標要素:收入=更多訂單數*更多訂單金額
訂單數提升:吸引用戶頻繁使用後,定期給予上新通知和獎券,創造機會拿訂單
增多溝通機會,了解用戶的購物頻次及習慣,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出現。曝光有誠意,溝通時帶有正面促銷如優惠券,在對方猶豫的時候稍加刺激
訂單金額的提升:訂單金額=客戶想買的+我們想讓他捎帶買的。依賴捆綁銷售和滿贈等活動
結合上文,我們為什麼要做標品和網紅爆款,商品熱度本身能帶來流量,此時如有更多流量曝光加上一定的滿減效果更佳,用戶會關注到其它商品,讓用戶不知不覺湊單。常見的有亞馬遜圖書全場8折,滿200-100,客戶一般會買到100+;考拉的活動商品滿2件減50去湊單,都是經典案例
關鍵字:優惠券 滿減送
開店第四步——留存老用戶沉澱價值
目標要素:留存=上月成為老用戶的客戶在本月發生購買的人數比例
老用戶發生購買:會員管理在店鋪建立中後期尤為重要,主動為用戶分層,定義不同層級的用戶的表現及需求,知己知彼才能讓自己的利潤分配順利成規模放大
增值服務創造價值:提升商品及品牌的包裝,提供虛擬貨幣及兌換通道,讓其在購物的同時獲得超出期許的獎勵
關鍵字:積分商城 會員管理
我要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