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企北拓忌急攻心雄

 

■李志雄表示,不少港商對內地消費者品味、銷售渠道等所知有限。

 【本報訊】(記者 李永青)在金融海嘯下,歐美等出口市場大不如前,港商訂單劇降兩、三成情況普遍,出口轉內銷成為在逆境中的「活水」。不過,由於沒有足夠銷售途徑,很多港商都無法開展內銷之途。有見及此,擁有多年內銷經驗的港商李志雄特別成立香港品牌內銷協會,集20多個香港品牌之力與內地百貨公司討價還價。結果僅一周時間,獲武漢一線百貨公司SOGO批出整層作香港品牌專區「ZITI」,且免入場費及百貨分帳由3成減至2成。

內地百貨入場券難求

 該會會長李志雄表示,不少港商都有意進軍內銷市場,可惜對內地消費者品味、銷售渠道等所知有限,以致在內銷路途上弄得遍體鱗傷。他指出,會員產品多數銷往歐美百貨,部分品質和設計具叫座力,但若會員單打獨鬥爭取百貨公司入場券,則可謂困難重重,因為他們沒有在百貨公司展銷的往績,加上不大了解百貨公司要求,往往都是無功而還。

 「我打開電腦將所有品牌給百貨老總看,他們一看便覺得我們的產品夠潮,而且可以一次過招攬20多個品牌,令他們省卻不少時間。」李志雄補充,現時內地百貨公司之間競爭激烈,因為各百貨公司售賣的品牌幾乎都是大同小異,「百貨老總千方百計要突圍而出,故一見品質和設計能與國際大品牌媲美,價格卻相宜得多的香港品牌,自然一見鍾情,願意提出較優惠條件給該會開設『ZITI』專區。」

長遠投資 先清楚品味

 對於有港商不滿專區生意額欠佳,租戶之一的安朗童話世界推廣總監林彩朗稱,部分人低估做內銷的難度,總以為兩、三個月便可賺大錢,實在妙想天開,「專戶只是提供一個進入內銷的平台,賺不賺錢要靠自己。」

 另外,林彩朗指,港商普遍以為外銷歐洲賣到上千元的產品,內銷便會熱賣全城。實際上,部分港商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品牌,在內地完全沒有知名度,又不肯投放資源作推廣工作,以為單靠「招牌」便可大賺一筆,「不做功課了解內地消費者口味,顯示有些港商太過高估自己品牌的吸引力,又敵不過其他世界品牌,最終免不了失敗收場。」

香港文匯報

我要留言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